安徽合肥:军民创新企业遭强拆破产后欲求赔偿投诉无门
近日,接到安徽省合肥太宇海绵有限公司来函反映合肥太宇海绵公司遭当地政府强拆后数年多次要求补偿未果,投诉无门一事。由于该事件涉及法律法规及民生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刊登如下:
图为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政府
太宇海绵公司负责人所述:1990年我承包了本村已倒闭的海绵厂,于是我就成为这家集体的企业法人,经过不懈的努力这个企业被我救活了!并且做得很好!在2000年,蜀山经济开发区要拆迁集体企业,当时村长对我说;这集体企业是我从村里买来的。然后,蜀山经济开发区按集体企业给了相应的补偿款,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村长以我武前芝名字冒领去了。后来合肥政府号召兴办企业,为了能继续生产,我就在自家包产田建上厂房并成立了合肥太宇海绵厂,同时建起了旺旺养殖场。万万没有想到好景不长,在2002年,合肥市政府要在我们这个地方盖办公大搂,当时合肥市政府也出台了补偿政策,对于企业来说,政策也算好,按照合肥市政府文件71号拆迁文件40条规定;没有地皮的给企业恢复,拿厂房换住房,不换房的要钱也行。因村长张道仓有权有势当场把我营业执照拿到政务把我两个企业的拆迁补偿款全部冒领过去,一分没给我。直到2006年第三次拆迁,我为了企业求生存,满足客户急需大批产品,我又在高新区发展重建了7400平方的厂房。
遭强拆的部分企业的补偿资金结算明细表
始建不久,为了顺利施建政府办公大楼,在我没有得到任何通知和商谈补偿的情况下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召集百多人将我与工人全绑起来,然后用十几台挖掘机进行暴力强拆。公司内办公用品及生活用品等众多物件全被破坏埋入废墟中。当时我连怕带心疼已昏迷不醒,天又下雨,工人们的哭声把我惊醒,工人说,我们没有其它技术特长,我们不要工资和你一块出去流浪,为了企业求生存我带着工人和机械在外漂迫流浪,后来我在高新区买个小车间生产,没有仓库至今在雨缝中求生产。高新区从90年至今都是一个拆迁政策,没一家企业有规划证,当时整个高新区和我一起被拆迁的众多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得到补偿,我有他们结帐单为凭证,我确分文未得到。后来高新区有关领导跟我讲;该补偿款的确让人冒领了;你只要上级有关系我们就补给你。我提出查账看看,可合肥市负责人不给任何人查帐,法院也不予立案。为了要回补偿,我多年多次上访要求被强拆的厂房7400平方米应给予补偿,由于上下级对政府拆迁这事推诿不闻不问 ,致使此事件石沉大海于杳无音信。就这样,一个军民两用技术创新企业就此破产!我多年多次上访无果;投诉无门。
图为被强拆的养殖户补偿协议书复印件
武前芝从太宇海绵有限公司被强拆后,为了讨回因强拆给自己造成的巨大损失,从此走上了漫漫的上访之路,一路上几番周折历尽艰辛,从地方政府部门到中央信访办,一级一级一年一年,就这样上下级来回推扯,无一部门能正视这一民生问题。在此期间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全国理事会就太宇海绵公司被强拆一事也发文至合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到后来还是不了了之。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了正常合理的发展与建设;征用土地要依法依规进行征收,最为人性化的是要处理好被征用土地方有合理的解释说明;或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按程序所规定进行合理有序的拆迁补偿,不能利用公权力搞一意孤行强权主义,从而激化地方政府与百姓的矛盾,不利于社会和谐;降低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公信力;同时也降低了群众幸福生活指数,这是对弱势群体极为不公平的。
为此本人强烈请求安徽省地方纪委监委在查清事实真相的同时,依照党纪党规对违规违纪者启动党内问责程序,让违法违纪得以法律的制裁,真正为百姓讨还一个应有的公道!